咚咚咚咚锵!咚咚锵!金鼓齐鸣,龙狮起舞,尽管春节已过数日,港城的年味依然浓烈。正月初十,赤坎区调顺村响起了气势磅礴的锣鼓敲击声,裹挟着村民的吆喝、小孩子的喧哗、游客的喝彩,回荡在方圆几里的上空,一浪盖过一浪,久久回旋。
村里的空地上铺了红布设为简易戏台,十多名身着统一表演服装的鼓手高高举起木锤,“咚!”随着整齐划一的动作落下,直击鼓面,一场声势浩大的省级非遗民俗表演“调顺网龙舞”拉开了帷幕。
举龙三叩首、跳步三点头、双龙出海、行走游龙……配合着鼓点的起承转合,由数十人举起的大小网龙欢快起舞、相嬉相拥、缠龙接尾、奋力赶逐,栩栩如生,观众席喝彩不断。
无独有偶,同天晚上,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湛江市级非遗项目“捧犁头”在霞山区特呈岛上演,现场村民的热情与地上一团烧得通红的犁头一样高涨,欢呼的声响彻整个岛屿。
傍晚,村中长者将长方形的新鲜柴薪垒成小山状,随后将柴薪点燃,并将几个耕牛犁田用的铁犁头放入熊熊燃烧的火焰中烧至通红。伴随着村民的欢呼呐喊,捧犁头者赤手空拳插入高温火炭里,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捧起被烧得滚烫的铁犁头迅速奔向前方。铁犁头被捧出时带出的火星灿若星河,点亮夜晚的特呈岛,也点亮了全村人的热情。
“因为疫情,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这么尽兴地玩过了,今年尤其热闹。”市民吴晓春女士笑容盈盈,从节前各地书法家挥毫送春联、花市客似云来到节后各种非遗民俗闹新春,市民享受每一场活动带来的热闹和喜庆。
身着彩衣的小朋友仅凭脚踩一把长剑、一个花篮、一根细长的生莲藕,便能做到立于空中而不倒,神乎其技的吴川飘色令人拍案叫绝。
继年初五吴川鼎龙湾的飘色技艺表演之后,吴川樟铺镇、长岐镇等地接连开展飘色巡展,巡游队伍每到一处便游客如云,喝彩声震天响。这项以高、精、险、奇、巧而闻名于世,被外国友人誉为“隐蔽的东方艺术”的非遗技艺精彩回归。当地村民说以往元宵节前后才是最热闹的时候,今年虽然提前了一点,但并不影响大家对接下来元宵节那场视觉盛宴的期待。
遂溪醒狮、东海岛人龙舞、廉江木偶戏、雷州高跷龙舞……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非遗民俗活动正在湛江各地轮番上演。在非遗民俗的加持下,烟火气迅速回归。鞭炮声依然在回荡,门口的对联书写年味绵长,属于湛江人的年味,回来了。
(来源:南方日报)
跳转链接:
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