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3,2,1,开跑!”近日,作为《佛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》实施一周年的系列活动,“垃圾分类 全民参与——捡跑中国佛山行”活动在广东佛山五区同步开跑。500多名市民用脚步丈量绿美佛山,俯拾间践行垃圾分类,向社会传播垃圾分类的文明新风尚。
深入五区
掀起“捡跑”文明新风尚
推行垃圾分类制度,既是民生关键小事,又是经济社会发展大事。2022年4月1日,《佛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》正式实施,标志着佛山垃圾分类工作迈入新阶段。
在《佛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》实施一周年之际,为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,持续扩大垃圾分类宣传覆盖面,掀起“垃圾分类 全民参与”的新热潮,4月15日上午,“垃圾分类 全民参与——捡跑中国佛山行”活动在佛山五区同步拉开帷幕,向社会传播垃圾分类的文明新风尚。
今年的活动首次深入到全市五区,设置了顺德主会场和四区分会场。当天上午9时许,五大会场已气氛热烈,500多名参与捡跑活动的市民或提前进行热身运动,或用手机互相拍照留念,或驻足展板学习垃圾分类小知识。
在顺德主会场,为了深入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成果,强化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,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捡跑旗帜授予顺德区捡跑大使,标志着共同完成垃圾分类走进社区、走进家园的环保接力。
见“圾”行事
五大会场同步践行垃圾分类
一番专业的热身运动后,伴随着清脆的鸣笛声,参与捡跑的市民们在绿道上迈开了矫健步伐,“垃圾分类 全民参与——捡跑中国佛山行”活动正式开跑。
一抹抹亮丽的绿色身影,穿梭于全市五区的打卡点。精心设计的5大线路均为风景优美的绿色路线,各区标志性的景点串珠成链,生态美景“打包呈现”。在各会场现场,不少亲子家庭争当分类小能手,全家行动“益”起践行垃圾分类。
在顺德主会场,市民从顺德新城滨河公园城市广场出发,他们一边慢跑,一边见“圾”行事。当看到落叶等垃圾时,他们弯腰捡起,放进随身携带的垃圾袋里,在终点处再进行分类。
当来到顺德大良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时,市民参与其中的垃圾分类知识培训、垃圾分类vr游戏等,“沉浸式”体验垃圾分类。作为一名跑团成员,热爱跑步的容桂市民陈观祥表示:“活动很有意义,将环保理念与跑步相结合,长知识!”
禅城分会场设在文化底蕴深厚的石湾公园,市民在原汁原味的千年陶都文化中,学习环保洁净的新时尚。当天,环湖小学学生关梓锋特意请假了音乐课,跟爸爸一起参加捡跑,开跑不远,他就捡到了一张带有宠物便便的纸巾。“他平时的卫生习惯比较随意,纸巾随意扔,这次特意报名参加让他体验一下。”关爸爸说。
南海分会场起点位于西樵镇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培训基地,活动现场设有垃圾分类一周年成果展。参观过成果展后,收获满满的市民从基地出发,一路向前奔跑,不时停下“寻宝”,等待分类“变废为宝”。市民窦杨媚带着一双儿女全程参加了活动,她认为,活动很有趣味,互动性很强,也非常有意义,这样的体验让孩子获益很多。
高明分会场坐落在西江畔的世纪广场,市民沿着捡跑线路,经过世纪广场石书、荷城公园等,沿线风光旖旎。10岁的李俊霖表示,通过参加此次活动,感觉环卫工人很辛苦,今后他不会再乱扔垃圾,会自觉地将垃圾放进分类垃圾桶,保护和爱护环境。
三水分会场的参与者则齐聚三江水韵公园,共同见证2022年度三水区生活垃圾分类标兵单位和先进单位获得现场表彰。在榜样的引领下,不少晨练的市民也纷纷加入到活动中来。参与当天活动的市民中,年龄最小的是来自西南城区的刘芝钰小朋友,年仅4岁的她在妈妈黄岚的带领下,积极参与捡跑活动。
在完成了充满意义的捡跑打卡任务后,不少参与者以“垃圾分类 全民参与”为题分享了微信朋友圈,呼吁身边人支持垃圾分类,还获得了精美的活动环保纪念奖牌。该奖牌由可回收物再生制作而成,扫描奖牌二维码,即可追溯其再生轨迹,见证垃圾分类如何“变废为宝”。
“佛山模式”
实施《办法》一周年交出亮眼成绩
本次捡跑活动是《佛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》实施一周年的系列活动,充分展示了佛山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果。一年以来,全市各区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取得了优异成绩,探索了创新经验,实现了分类覆盖质效、分类处置能力、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及宣传氛围的四个“不断提升”。
数据显示,2022年12月底,全市32个镇街1699个居民区实现楼层撤桶。截至目前,全市32个镇街共6863个生活垃圾产生源已基本实现垃圾分类覆盖,生活垃圾无害化、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,成功打造了符合本地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“佛山模式”。
一年以来,垃圾分类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。为了践行垃圾分类,家住禅城区的市民陆沛贞,当天早上五点多就从家里出发,骑行40多公里来到高明区分会场,和老友参加捡跑活动。“一年来,周边的环境提升了,骑着自行车到处转,发现干净很多。居委会也在推动居民进行垃圾分类,大家积极参与,营造了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。”陆沛贞说。
在高明区分会场参与活动的市民宋小姐感叹道:“佛山垃圾分类实施一年以来,最大的感受就是变得干净。”宋小姐回忆道,以前小区楼道里都摆放有垃圾桶,会散发出种种味道。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,楼道的垃圾桶撤销了,大家都到指定地点投放,楼道也变得干净。同时,小区里放有垃圾分类亭,还有人定时清洗,这极大地提升居住体验感。
“平时我们会进社区、进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、指导和培训。”在顺德区主会场,大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队员吴小姐观察到,经过广泛宣传和科普,如今很多市民已逐步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,对四种颜色的垃圾分类方法有了较为明确的认知,日常会自觉到垃圾分类设施进行垃圾投放,不少人的投放准确率可达9成以上。
佛山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捡跑活动让热爱运动、崇尚环保的市民更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知识,引领文明生活新风尚。同时,希望市民积极带动身边家人和朋友践行垃圾分类,真正形成“垃圾分类 全民参与”的良好社会氛围。接下来,佛山将持续加大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力度,着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,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。
跳转链接:
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